• 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院系新闻 > 正文
    信息系开展“青春’乡’约,振兴有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8-01 18:09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1日至24日,学院信息系“青春‘乡’约,振兴有我”实践队走进南平市邵武市水北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师生一行实地走访了邵武市水北镇王亭村,大乾村,龙斗村以及故县村,通过现场观摩调研,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感受乡村振兴的改革成果。

    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王亭村,积极打造“果蔬+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乡村移民文化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一步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因水而生、依水为荣的大乾村通过打造巨型稻实验田、建设大乾水库、山泉水公司等,发挥水资源的最优综合效益,推动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综合体;拥有七彩产业的“闽北村星”龙斗村围绕粮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流通市场搞活、农村环境治理等六个方面实现了“龙斗之变”;临近市区,素有“邵武东大门”之称的故县村,作为邵武市首座城中村,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较完善,坚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成立平安理事会,积极“理”出和谐新农村。无论是龙斗村的瑶理美丽田园综合体,还是大乾山泉水,亦或是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都无不体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

    实践团队通过与当地人员开展座谈交流会,参观水北养老中心、大乾山泉水公司、瑶理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邵武市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等,深入了解邵武是如何让组织“强”起来;活化机制,让乡村“美”起来;三产融合,让村产“旺”起来;促进增收,让农民“富”起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邵武”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实践队走进乡村,深入田间,探索水北镇“一镇一业”产业特色,队员们通过与当地村干部、村民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乡村发展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宣传视频,为乡村文明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切身实地了解了邵武市如何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打出了“邵武是个好地方”这一品牌,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见证了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队长陈时骏表示,他很开心和能同学们到自己的家乡感受乡村变化,探索乡村振兴。并表示自己毕业后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队员陈雨欣表示,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人才,要走进乡村,深入乡村,投入乡村。队员郑娜辉表示,作为大学生,要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到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信息系 张颖瑜)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南环路1129号 ,362000
    电话:0595-22467296(党政办)
    电话:0595-28050699、22487775(招就处)
    邮箱:qzjmxyxcb@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