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人工智能学院围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木偶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数字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播实践,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以青春之力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实践队先后走进泉州木偶剧院、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及大师工作室,近距离观摩木偶,学习木偶头身构造与制作工艺,深入了解泉州木偶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传承现状,通过实地采访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抓手,积极探索“非遗+科技”的融合路径,围绕泉州木偶戏创作宣传视频,用生动直观的镜头语言,展现木偶雕刻、剧目表演、服饰道具等丰富内容,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泉州木偶文化体验,用镜头记录木偶匠心,以数字思维对话千年非遗,进一步推动泉州木偶文化的传承创新。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实践,更是以专业赋能非遗保护、以创新助力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与数字技术应用,实践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专业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赋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人工智能学院 张颖瑜)